通识资讯|我校召开通识教育报告会

发布者:傅橙薪发布时间:2021-09-20浏览次数:20

为努力在全校达成关于“何为通识教育?为何要进行通识教育?怎样进行通识教育?”的共识,9月16日下午,教务处、通识教育中心在明德报告厅召开通识教育报告会。

陕西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通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尤西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李睦,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任军锋,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教授卞江受邀做主旨讲演。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党委宣传部部长杨懿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处长王晓红,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贺小飞,各本科教学单位主管教学领导、教务员以及我校担任通识教育课的教师等参加了大会。会议以线下主会场及线上视频分会场形式举行,大会由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李有兵主持。

杨懿校长助理在致辞中指出,要培养“上手快、筋骨壮、后劲足”的新时代中传读书人离不开高质量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要对实现我校从传统高等教育向未来高等教育跨越、从传统传媒教育向智能传媒教育跨越、从国内一流高校向国际一流高校跨越的战略任务做出有效支撑,培养出更好地坚定国家立场、更好地承担传媒责任、更好地肩负大局使命的人才。

尤西林教授以“通识教育与高等教育变革”为主题,从理论层面阐释通识教育的理念、意义与方法,指出通识教育正在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变革的重大方向,其与作为国家发展核心关键词“创新”的关系已经标明。尤西林教授详细说明了通识教育的历史渊源与时代背景,具体阐释了构成通识教育的几个重要方面:核心课程、教学方式、管理模式、校园环境与师资建设。

李睦教授围绕自身开展美术通识课程的思考与实践,进行了艺术类通识教育核心课的教学经验交流。李睦教授指出艺术教育与艺术创作并不相同,通识性教育与专业性教育也有所区别。大学课堂上的通识艺术教育是学生们姗姗来迟的艺术体验,也是他们能够接受系统艺术教育的最后机会。艺术教育是思维方式的改变,是用感性修正理性的过程,是对于学生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

任军锋教授以“经典通识核心课的教法与学法”为主题,介绍了“经典讲读”类课程的组织、建设经验。指出聚焦经典文本的通识课程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具体阐述了核心课程六个环节的实施思路和方案。以修昔底德和托克维尔的讲授为例,详细展示了核心文本的选择、教学大纲的设置、助教遴选的方式、授课原则、研修小组的主题与功能以及课程考核方式,分享了自己对于通识课建设经验的总结与反思。

卞江副教授以自身开设的北大首批通识核心课“化学与社会”为例,以“文理之间的对话”为主题,分享了自然科学类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教学经验。卞江老师分享了自己对通识课建课目标三个阶段的认识,从“可以听懂的化学课”到“有趣的化学课”再到“能触动内心的化学课”,不断寻找文理之间的对话与衔接。将具体科目放在广阔的知识领域中进行考察,关注学科之间的知识流动情况,总结提出文理科交叉课程所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将通识教育作为人才发展的基础性支撑,致力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以文化人、以德树人。通识教育中心将进一步完善我校通识核心课程体系,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