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论文|“历史与人”主题写作结课论文:难将因果问浮屠——论蒋介石的早年经历对其政治生涯产生的影响

发布者:傅橙薪发布时间:2021-11-05浏览次数:32

张姝(2020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


老师评语


尽管“历史与人”主题写作课程包括历史学研究方法专题,但大多数同学仍然深感茫然,非常与众不同的是,张姝同学一开始就具备了明确的方法论意识——心理史学成为她探查蒋介石这位早就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的抓手。她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了大量相关资料,紧紧围绕自己的问题意识,保持了关注点的清晰。也许读者并不能完全同意文中的某些观点,但作者解读、运用并在史料间建立解释的努力令人印象深刻,并给人启发。



前言

建国以来,受意识形态影响,蒋介石研究一直是学界的禁区,改革开放后,蒋介石研究逐步开展起来,期间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学术成果,学界对蒋介石的评价也日趋客观。心理史学最早由梁启超引入中国,20世纪50-80年代研究受挫,直到80年代中期,心理史学的研究才重新开展起来。一些有价值的成果陆续问世。研究者们运用外国心理史学的理论,对中国本土历史进行研究,为心理史学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总的来说,将心理史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到蒋介石研究上的成果尚有一定欠缺。本文试图运用心理史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蒋介石早年经历的分析,重点探究蒋介石的早年经历对其政治生涯产生的影响,以期能对现有的研究成果有所补充和创新。


一.领导力的养成

纵观蒋介石一生,从1928年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到1975年病逝台湾,面对国民党内外纷繁复杂局势,蒋仍掌握国民党领导权长达47年,虽然这其中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与他个人的领导力有着密切关系。

而谈及个人领导力的养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幼时母亲对他的关怀与教育。蒋介石也曾亲口承认母亲的教育对他的影响:“以今日中正略有所成 ,是不能不认母教严厉 ,使余少年习知实际生活为基本之学也。”母教之严厉,使蒋介石明白刻苦自立的道理,并在日后不断激励着他,为其日后成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奠定了基础。而蒋母教子虽严,亦不乏慈爱,蒋曾回忆道:“母亲深深地抚爱着我,一直就像看待婴孩一样。”蒋母怜子,曾有一次在大家一起吃饭时悄悄在蒋介石的碗底藏肉,让他到一边去吃。虽然蒋介石在回忆中多次提及母教之严,但母教之慈,无疑也在蒋介石的成长道路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蒋青年时期的两段教育经历。蒋于1904年前往宁波箭金学堂求学,在这里他遇见了对他影响极为深远的老师顾清廉。箭金学堂是一所新式学堂,顾清廉本人思想进步,学识渊博,治学严谨。顾在学堂中讲述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和曾国藩的思想,介绍日本在维新后的强盛,讲到壮大军事力量对国家的重要性,这些都深深引起了蒋介石兴趣,他也开始向顾求教更多的知识,并且得到顾应该出国留学的鼓励,萌发了去日本学习军事的念头。蒋介石后来说:“吾国载籍之富,学术渊源之广远,略涉其涯矣!以及通晓读书法,窥见汉文门径,皆顾先生一手陶成之。”在箭金学堂学习的经历使得蒋介石开拓了眼界,接受到了更多新思想,恩师顾清廉也为蒋介石的人生道路指明了方向,对其日后走革命道路的选择产生了重要作用。

1907年,蒋介石东渡日本,进入振武学校学习军事,1909年毕业后被派往日本高田陆军第十三师团野炮兵第十九联队为士官候补生,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军队实习。这一年的军队生活极为辛苦,蒋不止要完成自己的日常训练,还要每天两次为部队洗刷拖炮的马匹,作为底层士兵,稍不留意就会收到斥责,甚至被打,但蒋却在日后的政治生涯中十分肯定这段经历带给他的影响,认为:“我今天回忆起来,我生平之能够简单,工作之能够有恒,四十年如一日,确是由于这一年士兵生活的训练所奠立的基础。我以为我一生革命的意志和精神,能有今日这样的坚忍,不怕一切,亦完全是受这一年士兵生活的影响。如果没有这一年当兵的经历,不受过那样士兵的生活,我相信是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可知,通过一年的军队实习,蒋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磨练了自己的意志,铸就了坚韧不拔的品格,为以后成为军队统帅打下了坚实基础。




 

1蒋介石在日本(图源央视网)


二.政治性格中的阴暗面

蒋介石9岁丧父,自此处于丧偶式的单亲家庭之中。弗洛伊德将父亲描述为儿童眼中的保护者、教育者和自己未来理想化的形象,儿童的认同作用(指个体潜意识地向别人模仿的过程)会使儿童将父亲作为榜样进行模仿,使自己的行为越来越像父亲。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儿童性别角色的获得是通过同性别父母的榜样强化而形成的。父亲为男孩提供了一种男性的基本行为模式,使得男孩子往往把父亲看作是自己未来发展的模型而去模仿父亲。研究表明,与母亲生活的男孩,因男孩失去了父亲特殊的爱,以及权威者、决策者角色的熏陶,会出现缺乏角色认同感、阳刚之气削弱的问题,蒋介石性格中的敏感、脆弱,爱操劳细事等女性化倾向的部分,就与丧偶式的家庭模式有着莫大联系。

蒋丧父之后,家庭条件大不如前,蒋同父异母的兄长又与蒋母分家,闹得很不愉快,家里全靠其母王采玉勉力维持。当时家乡负责收税的“庄书”欺负蒋家无人做主,不断给蒋家加税,把无主田的税赋加到蒋家身上,蒋母据理力争,反被庄书以抗粮为由告到县府,最终只有忍气吞声,补交钱粮以免除牢狱之灾。在此事中“乡里既无正论,戚族亦多旁观”,使蒋介石“自此乃知社会之黑暗与不幸,而更恨世态之炎凉,……惟知嫌恶土豪劣绅贪官污吏之狼狈为奸,压迫孤寡之情不可言说。”蒋介石也在日记里回忆过丧父后的遭遇:“曾忆十岁之年,父丧未满一年,是年夏初 ……乡间洪水浸屋三尺,为从来所罕见。此时家中惟寡母与孤儿二人,胞妹幼稚自不知情。透水半日,无人来家援。乃闻吾母悲叹曰:如汝父在,近邻铺中人皆早来协助,而你父亦自在家处置一切,决不至如今日之孤苦伶仃矣。”有研究表明,单亲家庭的孩子时时感受到强烈的不安全感,在这样的单亲家庭中孩子的内心深处,充满了没有成年男性家庭成员的恐惧和对各种社会无形压力的担忧,蒋童年时在父亲去世后所经历的兄弟反目、劣绅欺凌、亲戚轻慢、乡邻漠视等一系列不好的遭遇、与寡母相依为命、常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都铸就了他多疑、孤僻的性格。蒋在1918-1924年间, 曾创下14次的辞职纪录,辞职原因是他认为上司没有充分信任他,同僚孤立排挤他,其实这更多的是蒋自己的原因,他的多疑使他总怀疑自己没有得到领导的信任,他的孤僻又使得他不懂得怎样和同事相处,就连孙中山也曾因他与粤军中人“龃龉难合”而委婉规劝他:“勉强牺牲所见而降格以求”,可惜蒋仍然没有听从孙中山的意见改正缺点。从蒋的日记里也不难看出,他缺乏对人的基本信任:

近日愤激不绝,以友人伪者多,而真者少也。自私自利者多,为公为友者更少也。以此而欲独善我身,断绝一切,自外于世而不可得耳。

人心险诈恶劣,畏我者固为我敌,爱我者亦为我敌,必欲我皆为其利用而后快心,稍拂其意则妒忌交至, 怨恨并来。

蒋多疑孤僻的性格,导致他在用人的时候“用人不专”、“好使部下力量对立”,这种对所有部下都无法完全信任的缺点,最终把他推向了独裁之路。

蒋介石的暴躁和任性,则与所受不当教育方式有密切关系。父亲和弟弟接连去世后,蒋作为其母膝下唯一的儿子,其母虽然爱子心切,但也难免对其寄予厚望,他也曾回忆起蒋母对他管教之严厉:“中正幼多疾病,且常危笃,及愈则又放嬉跳跃,凡水火刀焙之伤,遭害非一,以此倍增慈母之忧。及六岁就学,顽劣益甚,而先妣训迪不倦,或夏楚频施,不稍姑息。”而蒋在入私塾读书后遇到的塾师任介眉先生也对他非常严厉,以至于他在回忆时直以“毒魔”相称。童年所受到的严厉管教,使他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反抗心理,养成了倔强暴躁的性格,他也多次反省自己的暴躁脾气,说自己“厉声恶色之加人,终不能改,奈何!”提醒自己:“以后修身之道,端在惩忿,其次窒欲也。”

1940年9月12日他写下这样一段感受:“人在幼年时受了父母师长的威权压力,到年长时,必发生反动,就要谋脱离权威而求独立,在那时所发生的心理往往粗暴倔强。这个心理的过渡,虽充满了痛苦,正如鹰隼在脱换羽毛时,病弱无力,他要得到他新的利喙,须将旧有的在石上猛击,使他脱落。'此为信仰意义书中之言。我读至此,惟有痛悔无地,而吾少年时之人生,可谓于此描写殆尽矣。”可知,他自己也对儿时的教育经历带给他的影响有过比较深刻的反思。

三.政治生涯中的源动力

蒋介石曾在日记中数次表达对亡母的思念与愧疚,如:

后日是先慈忌辰,孤衷罪孽深重,永无赎罪之日,亦永无乐趣矣。追慕曷极。

每见送来各处土产,辄悲母不能亲见,而于西藏番僧拉麻等所送来之供养之物,更悲戚。如母在侧,必欢乐不置也。

也曾记述自己对母亲的依恋,如:自我有知识以来,凡欲出门之时,必恋恋不舍弃我母,到十六岁时,必待我母严责痛击而后出门;及至二十余岁犹如此”。在与宋美龄结婚后,蒋曾在日记里提及对妻子如母亲般的依恋,如:“近三年来,凡欲出门时,此心沉闷惨憺,惨恼必不愿与妻乐别者,岂少年恋母之性犹未脱耶”,而这种深深的恋母情结连他自己都“诚不知其所以然也”

蒋介石之所以会产生恋母情结,一是因为不当的抚养方式。蒋介石祖父在其7岁时去世,其父亲在其9岁时去世,留下守寡的外祖母和母亲共同抚育他,且蒋介石是其母王采玉长子,在其弟夭折后他就是王采玉膝下唯一一个男孩子,婆媳二人不免对他多有怜爱,由女性家庭成员抚养长大,是他恋母情结产生的关键因素。二是因为父亲的教育方式以及父亲的过早去世。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表明,3-6岁正处于儿童人格发展的“性器期”,在这一阶段男孩子开始产生恋母心理,并有消除父亲独占母亲的想法,但终因对“阉割恐惧”的害怕而抑制自己的恋母心理,并且逐渐认同父亲、学习男性的行为方式。

蒋介石曾经在日记中将父亲与塾师任介眉相提并论,说“先考之严厉,亦不忍言也”,可知,蒋父在蒋介石的童年并没有起到一个非常积极的作用,过于严厉的管教方式,导致蒋介石在这一阶段虽有父权的压制,但难以形成对父亲的认同,恋母情结在这一阶段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三是因为父母关系失和。蒋父早逝,蒋母曾以不忍“重惊尔父之灵”为由告诉蒋介石,拒绝死后与夫合葬,蒋母深明俗礼,却又坚持如此“不俗”的行为,由此推知蒋母在蒋父生前很可能与其夫妻关系不睦,故蒋母不太可能会在丈夫去世后在儿子面前树立他的正面形象,加之蒋父过早去世,导致父亲的正面作用在蒋介石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也导致蒋介石失去父权的制约,对母亲的过分依恋得以继续发展下去。

蒋介石的恋母情结,在其成年之后对其政治生涯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对于蒋介石而言,母亲不只是被怀念的对象,而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源源不断地给蒋介石力量。蒋介石曾在日记中写道:今日为先慈忌辰矣,呜呼,何日得报!如不为人类与党国努力效忠,何以能对所生也。勉之,勉之。可知,对母亲的追思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蒋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蒋介石的一生曾三次下野,回的都是溪口老家,在政治生涯失意之时,他总是选择回到母墓旁养精蓄锐、静待时机,也每次都能成功东山再起。可见,对母亲的依恋几乎贯穿了蒋介石的一生,亡母既是他怀念的对象,也是其政治生涯中的源动力。






2蒋介石与母亲在一起(图源百度百科)

四.一个领导者的自我反省

蒋介石多次在其日记中反省自己“好色”这一缺点,有一次他因为看到大街上走来的漂亮姑娘而心动,当晚就在日记中写道:见艳心动,记大过一次”。好色与自省,彰显了蒋介石的性格中矛盾的一面。事实上,蒋是一个非常喜欢自我反省的人,他在日记中对自己的一些日常行为和缺点(诸如好色、暴躁等)都做过非常严苛的检讨。

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分析理论中提到了自我、本我与超我的概念,他认为本我是一个原始的、与生俱来的和非组织性的结构,它是人出生时人格的唯一成分,也是建立人格的基础。弗洛伊德认为本我遵循“唯乐原则”,不切实际地追逐快乐以满足人的本能欲求,却不考虑自己追逐快乐的方式是否符合道德。

超我追求道德上的完美,要求个体成为道德层面的“完人”,如果个体行为符合超我的道德规范,超我就会对个体进行精神层面的奖励,如给予个体满足感和自豪感等正面感情,反之,则进行精神层面的惩罚。

自我是意识结构部分,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对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是本我与外部世界的中介。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在本我与超我之间寻找平衡,自我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定,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弗洛伊德这样论述自我难扮的角色:“有一句格言告城我们,一仆不能同时服侍两个主人,然而可怜的自我却处境更坏,它服侍三个严厉的主人,而且要使它们的要求和需要相互协润,这些要求总是背道而驰并似乎常常互不相容,难怪自我经常不能完成任务,它的三位专制的主人是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

蒋介石出生在富庶家庭里,童年时期衣食无忧,他自小顽劣异常,曾因顽皮好几次险些丧命,但是他屡犯不改,祖父依然对他疼爱异常,蒋5岁第一次去私塾开蒙,是祖父送去的。平时祖父破例让他陪着吃饭,遇有好吃的食物先喂他吃,祖母和母亲对他的疼爱相较于祖父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正是自身天生的顽皮性格和良好的家庭条件,致使他的本我得到张扬。

同时,蒋深受道学影响,喜读王阳明、朱熹、曾国藩等道学家的文章,并曾经仿道学中的“功过格”来记录自己的过失,后天的学习使得他的超我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自我在本我与超我之间痛苦挣扎、努力协调,使得蒋不断与自己的缺点“作斗争”——虽然自身缺点不少,但他在日记里对于自身缺点的反省几乎达到了“上纲上线”的地步:“蒋介石要求自己每天6点钟一定要起床,有那么一天,睡晚了,所以第二天8点才起来,这个一般人看来也是人之常情,但是蒋在日记里会写自己连这一点小毛病都改不掉,简直连禽兽都不如。”

作为领导者,强烈的自省意识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个人的行为起到了约束作用,譬如帮助他改正了“好色”的毛病。另一方面,蒋败退台湾后,在台北开办革命实践研究院,也多次发表公开讲话,对失败的原因进行检讨和反思,这也对台湾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结语

通过对蒋介石早年经历的分析,不难看出蒋的政治性格深受其早年经历的影响,而蒋的政治性格又直接影响到了他政治生涯中的表现。蒋介石研究走到今日,或许单就蒋介石的某种政治行为去探究其表层原因已经不能满足研究需要,而是应该立足整体,站在一个较大的时间跨度上去追溯蒋介石某些政治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从而获得对蒋介石其人更深入、更立体的了解。


注释:

1.方新德.从《蒋介石日记》看蒋介石的故乡情结[J].浙江学刊,2010(05):23-30.

2.王光远《蒋介石早年》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8年第28页

3.陈红民,张莉.蒋介石追忆青少年生活——《蒋介石日记》解读之七[J].世纪,2010(06):42-45.

4.王光远《蒋介石早年》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8年第42页

5.严如平郑则民. 《蒋介石传》北京中华书局 2013年 第20页

6.Bussey K, Bandura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gender development and differentiation.Psychological Review, 1999, 106(4): 676~713引自杨丽珠,董光恒.父亲缺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05(03):260-266.

7.杨利玲.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19

8.王光远《蒋介石早年》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8年 43-44页

9.《蒋介石日记》(中华民国六年前事略)

10.《蒋介石日记》(1946年6月13日)

11.杨利玲.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16

12.《蒋介石评传》(上),第 60 -76页。

13.严如平郑则民《蒋介石传》北京中华书局 2013年第48页

14.《蒋介石日记》(1921年6月11日)

15.《蒋介石日记》(1930年12月9日)转引自王奇生. 从孤儿寡母到孤家寡人——蒋介石的早年成长经历与个性特质[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85-95.

16.《成败之鉴:陈立夫回忆录》, 台北:正中书局, 1994年, 第 456 -457页

17.蒋介石《先妣王太夫人事略》

18.杨天石《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上)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8年第47页

19.《蒋介石日记》(1940年9月12日)转引自方新德.从《蒋介石日记》看蒋介石的故乡情结[J].浙江学刊,2010(05):23-30.

20.《蒋介石日记》(1931年6月12日)

21.《蒋介石日记》(1931年5月11日)

22.《蒋介石日记》(1930年12月4日) 转引自陈红民傅敏. 蒋介石对母亲的追思——《蒋介石日记》解读之四[J]. 世纪, 2010(02):47-50.

23.刘敏岚,陈会.浅谈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对儿童教育的启示[J].社会心理科学,2011,26(Z1):59-62.

24.《蒋介石日记》(1946年10月22日)

25.《蒋介石日记》(1931614日)转引自陈红民傅敏. 蒋介石对母亲的追思——《蒋介石日记》解读之四[J]. 世纪, 2010(02):47-50.

26.杨天石.力做“圣贤”不做“禽兽” 蒋介石日记揭秘艰难的“戒色”之旅[J].人物画报,2010(14):40-41.

27.张书义.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述评[J].天中学刊,1998(04):82-86.

28.[奥]弟洛伊德 《精神分析引论析讲》安徽文艺出版社 1987年第86-87页

29.杨天石《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上)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8年第39页

30.杨天石.力做“圣贤”不做“禽兽” 蒋介石日记揭秘艰难的“戒色”之旅[J].人物画报,2010(14):40-41.


参考文献

[1]王奇生. 从孤儿寡母到孤家寡人——蒋介石的早年成长经历与个性特质[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85-95.
[2]方新德. 从《蒋介石日记》看蒋介石的故乡情结[J]. 浙江学刊, 2010(05):25-32.
[3]姜志坚 李颖芳.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对儿童道德教育的启示[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12):50-51.
[4]杨丽珠 董光恒. 父亲缺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 2005(03):5-11.
[5]陈红民 傅敏. 蒋介石对母亲的追思——《蒋介石日记》解读之四[J]. 世纪, 2010(02):47-50.
[6]王光远《蒋介石早年》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8年
[7]陈红民 张莉. 蒋介石追忆青少年生活——《蒋介石日记》解读之七[J]. 世纪, 2010(06):44-47.
[8]严如平郑则民.《蒋介石传》北京 中华书局 2013年
[9]杨利玲.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
[11]杨天石. 蒋介石日记中的蒋介石[J]. 东北之窗, 2008(10):2-2.
[12]杨天石《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上)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8年

[13]刘敏岚,陈会.浅谈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对儿童教育的启示[J].社会心理科学,2011,26(Z1):59-62.
[14]杨天石.力做“圣贤”不做“禽兽” 蒋介石日记揭秘艰难的“戒色”之旅[J].人物画报,2010(14):40-41.

[15]张书义.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述评[J]. 天中学刊, 1998(04):82-86.
[16][奥]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引论析讲》安徽文艺出版社 1987年

[17]孙明涛. 中国心理史学方法论研究[D].云南大学,2017.

[18]魏万磊.政治心理学中的人格研究与精神分析法[J].浙江社会科学,2011(02):25-32+156.
[19]张宪文.从“险学”到“显学”:蒋介石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社会科学战线,2011(08):227-233.
[20]郝敬习.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及其人性观[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31(03):59-62.

[21]杨天石.鬼?神?人?——解读蒋介石日记[J].文史博览,2006(21):30-33

[22]杨天石.蒋介石在日记中如何反省[J].同舟共进,2009(10):15-17.

[23]阮平,汪效驷.蒋介石日记研究述评[J].档案与建设,2019(11):77-85

[24]卓壮.《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情结”的反思[J].青年文学家,2016(30):167-168.

[25]刘积源.论《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恋母情结”及形成原因[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1-6.

[26]魏万磊.政治心理学中的人格研究与精神分析法[J].浙江社会科学,2011(02):25-3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