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者大讲堂|吴增定:西方哲学系列讲座第一讲——西方哲学概论

发布者:傅橙薪发布时间:2021-11-09浏览次数:10

1014日晚,由中国传媒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办的西方哲学系列讲座第一讲在44号楼一层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吴增定老师主讲,梳理了哲学的含义、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对西方哲学的起源、分期和现状等问题做了一个全面的介绍。且重点阐述了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现代哲学(近代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不同风格和思想特征。



一、什么是哲学?

1.哲学的词源学含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语境之中,“哲学”一词往往被过度泛化了。而我们要了解“西方哲学”的起源和历史脉络,就要对其所界定的“哲学”有一个大致的理解。哲学的英文是Philosophy字面含义是“爱智慧”(love of wisdom)。“智慧”一词在中文语境下的含义和希腊和西方语境下的含义则不尽相同。中国文化的精神特点总体偏向实践领域,因此“智慧”一词往往指人可以洞察人情世故,做事判断十分正确,古代儒家所讲的“仁义礼智信”也大多偏向实践理性。但希腊人所讲的“智慧”是一种纯粹理论性的只是,尤其是指那些关于“本原”的知识,而非实用知识和实践知识。

  

2.哲学作为一种知识或智慧的特点:

从古希腊一直到黑格尔的时代,西方主流的传统中所说的哲学,是关于一种关于原因cause、本原arche)第一原则”(first principle的终极知识。古希腊人认为,认识一个事物的本质,就要了解其发生的原因,一直追溯到一个终极原因。这个终极原因就被称之为“第一原因”(first cause)或“本原。相应地,这种关于“第一原因”的知识才叫哲学。因此,古希腊人所理解的哲学与科学最初是同一回事。所有关于“本原”的知识的疑问所形成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宇宙的本原是什么?人的本原是什么?

因此从西方哲学的起源来说,希腊人所理解的哲学首先是一种纯粹的理论,一种非实用、非功利的知识。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有一种“求知的快乐”,它来自于人性中一种纯粹的好奇之心,没有任何其他功利的目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这也是人之异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

因此,哲学就是对于本原的一种纯粹的求知和思索。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最狭义的哲学是古希腊人的专利,其他民族虽然也有对于本原或第一原因的好奇之心,但却不像希腊人那样纯粹。此外,亚里士多德还认为,哲学的沉思需要闲暇,需要排除世俗的或功利的目标,因此它最初是一种少数人所从事的活动。

  

二、西方哲学的起源

1.哲学起源于前文明的神话

哲学和宗教、道德等其他的文明形式一样,都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哲学起源于神话。所谓神话(mythos)就是“想象”的方式思考世界的本原。在神话中,世界的本原往往被解释为一种不可知的力量,也就是神,而自然世界和人的行为都是由神所控制的。在人类理性发展还不成熟的原始阶段,神话以一种想像的方式对于世界的本原给出了解释。与此相反,哲学以理性的方式思考和把握世界的本原。所谓理性,指的是必然的理由或根据。对于哲学来说,世界的本原是人的理性能够认识和把握到的某种理由或根据,譬如存在、理念、“太一”等,而不是神话中的不可知力量,也就是说。因此,哲学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巨大进步。

我们可以以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和哲学家泰勒斯为例来说明神话与哲学的区别。赫西俄德的《神谱》比较系统地描述了神的谱系。最初的神是开俄斯,也就是混沌(chaos)之神,混沌之神又孕育了光明之神、黑暗之神、白天之神、黑夜之神和大地之神该亚(Gaia)等;大地之神该亚又诞生了天空之神乌兰诺斯;最后,大地之神和天空之神交合,孕育出了万物。显然,赫西俄德的《神谱》表达了一种典型的神话宇宙观。

泰勒斯是古希腊的第一个哲学家,他认为万事万物的本原是水。水蒸发变为汽,汽遇冷又会凝结成水,水再遇冷凝固成冰,其他事物都是水的不同形态。从结构上看,泰勒斯对于宇宙之起源或本原的解释同赫西俄德的描述非常相似,但实际上二者有着根本的区别。因为前者是基于对于自然现象的经验观察和理性思考,而后者则是一种纯粹的想像。

  

2.哲学与(一神论启示)宗教

我们讨论一下哲学与宗教的关系。我们这里所说的宗教指的是源于《圣经》的一神论启示宗教。我们常说,西方文明有两个源头,一个是希腊的哲学,另一个是希伯来人的宗教。那么它们二者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在宽泛的意义上,哲学和宗教都认为世界有一个终极的原因或本原,而且它们都反对一种神话式的解释,因此都是一种“去神话。”区别在于,哲学认为人可以通过自然理性去认识本原,而宗教则认为真正的本原是造物主上帝,它是不能够被人的理性所认识的,只能信仰它。《圣经·创世纪》中伊甸园故事就象征着,关于世界之本原的知识只有上帝才拥有,人不能知晓,而只能聆听上帝的教诲或启示。

因此如果用一句格言来形容哲学的哲学,那就是苏格拉底的那个名言:“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相反,源于《圣经》的一神论启示宗教则认为“对上帝的敬畏是智慧的开端”。这两种不同的精神在发展中交叉融合,共同构成西方文明的支柱。

  

三、西方哲学的问题和脉络

1.基本问题:

1)本体论(ontology):

西方哲学的核心就是本体论,它所关心的就是一个本原的问题:有什么东西终极存在?(What is [there] ultimately?)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举一个楼房为例。一个楼房或许会由于自然的老化、地震或其他原因坍塌,但是只要这栋楼的原始设计图还在,我们依旧可以将其重建起来。而楼房的设计图所代表的就是这座楼房的结构、原理,也就是它的本质或本原。从柏拉图的哲学立场来看,这座楼房的结构或原理,也就是所谓的“理念”,就是永恒不变的本质,是终极存在。这就是一种柏拉图式的本体论。

当然,我们知道,建造一个楼房,除了知道它的结构、原理以外,我们还需要钢筋、水泥等物质材料。而这些物质材料就构成了楼房的另一种本原,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质料”。质料作为本原有聚散离合的变化,但它不会消失,而是不断地转化为其他的形态,如泰勒斯的“水”,阿那克西美尼的“气”、赫拉克利特的“火”、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等,都是一种质料。在他们看来,这种物质性的材料或质料才是世界的真正本原。

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西方哲学中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显然是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他们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种精神性的东西,是某种永恒不变的结构、原理、理念等本原。譬如说,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把本原理解为“数”,就是一种典型的唯心主义本体论。在这一派哲学家看来,世界中虽然有千差万别的各种具体事物,但它们的本原都是数以及数的比例关系。相反,另一种本体论则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种质料性的东西,因此代表了一种(宽泛意义的)唯物主义本体论。

2)认识论(epistemology):如何认识本原或终极存在?

除了本体论之外,西方哲学的另一个门类就是认识论。认识论所讨论的基本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世界的本原?根据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也可以区分两种认识论,我自己将它们概括为先验论transcendentalism)和经验论empiricism)。先验论认为关于本原的知识是心灵先天固有的,而经验论则认为一切知识都来自于后天的感性经验。先验论的代表就是古代的柏拉图和近代的笛卡尔、莱布尼兹。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在前生就拥有关于本原(理念)的知识,只是在今生因为受身体的牵连遗忘了这种知识。因此对柏拉图来说,“学习就是回忆”。笛卡尔和莱布尼茨等近代哲学家认为,知识是人的心灵原本就存在的,只不过它是一种潜在的状态,一种潜能。莱布尼兹举了一个经典的例子来说明先验论:当艺术家看一块玉石,他马上就能判断出这块玉石可以雕琢成为一个美丽的风景画,而此时风景画还未出现,必须经过艺术家的雕琢;因此人的认识就是要把心灵中那些潜在的知识或观念实现出来。

经验论则认为一切知识都来自于外在的感性经验。英国哲学家洛克就是经验论的代表,他认为人心本来是一块白板,是外界经验的积累才形成了知识。

3)伦理学或道德哲学:

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主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人生在世的目标是什么?二是人的行为的规范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通常是古希腊的伦理学所要回答的问题,其标准答案就是幸福(happiness)。希腊人认为幸福有其客观的、统一的标准。

第二个问题聚焦于人的行为道德规范,即什么样的行为是善的,是正确的或正义的?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也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思想认为人的道德规范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利益,这就是功利主义;另一派以康德为代表,认为道德规范本身是纯粹的善,一个人应该纯粹是为了道德而道德,不应该以道德之外的功利或利益为目标。

2.历史脉络:

从时间上说,西方哲学的历史脉络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古代、现代和后现代。而区分的标准是根据它们对于“本原”的不同理解。

古代哲学,包括古希腊、罗马和中世纪哲学,总体上认为终极存在的本原是某种超越于人的永恒真理。譬如说,柏拉图认为终极本原是一种善的理念基督教则认为终极本原是“上帝”。但二者的共同点是都承认本原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

自笛卡尔以来的现代哲学将本原从外在和超越的领域转向人自身的维度,认为终极存在的本原是人的思想心灵等。笛卡尔通过“普遍怀疑”的方法对于古代哲学家的各种关于本原思想都提出了质疑。在他看来,只有“我怀疑”的事实本身是确定的。只要我在怀疑,就一定有一个怀疑者。我之所以知道我存在,是因为我有怀疑的意识和思想。我的思想一定包含了某种自我意识,所以“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由此开启了现代哲学的主体性或自我意识的转向。人的意识成为一切哲学思考的前提,这就是现代哲学的开端。

在笛卡尔之后,康德提出了人为自然立法”。他认为,我们对世界的认知都是用自己的直观形式(时间和空间)以及知性范畴进行加工和综合的结果,因此所认识的只是现象世界,而不是“物自身”。黑格尔进一步认为,真正的本原或实体就是主体。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将现代哲学看成是一种主体性的哲学。

后现代主义哲学则认为,一切本原都是人的想象和虚构没有本原。尼采的经典命题“上帝死了”,堪称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源头尼采所讲的“上帝”并不只是基督教意义上的“上帝”,而是指自柏拉图以来西方哲学或形而上学所肯定和追求的终极本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后,福柯、德里达和德勒兹等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不仅继承了尼采对于西方哲学的本原思想的批判,而且大大地推进了。

3.“太阳”比喻

为了说明西方哲学历史线索的演变,我们以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一个比喻为例。柏拉图认为哲学要追问的本原,即“善的理念”(the idea of the good),就像太阳一样。太阳既照亮了我们的眼睛,也照亮世间万物,使我们能够看清事物。相应地,“善的理念”既给予我们智慧,又构成了外在世界的本原,因此我们能够认识到外在世界。

  

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提出光照(illuminatio)说。尽管他用“上帝”取代了柏拉图的“善的理念”,但基本结构同后者是一致的。他认为上帝创造了人,也创造了世界,即给予人智慧的光芒,也照亮了万物,使得人能够认识世界。

  

作为现代哲学的开创者,笛卡尔则认为真正的本原或光亮不是“上帝”,而是人的理智,也就是“心灵的自然之光”(the natural light of mind)。因为唯一能够确定的存在就是人的意识和心灵。理智作为“心灵的自然之光”是一切思想的出发点,它照亮了世界的存在,甚至照亮了“上帝”的存在。由此,三角关系的重点转移到了人的意识上。

  

尽管如此,笛卡尔仍然承认本原的存在。而在尼采以及德里达等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看来,太阳或光亮的比喻只是一个纯粹的比喻和想像,并无对应的“本原”。这也意味着,上述的三角形模型彻底失效了,西方哲学的基本范式完全改变了。这就是西方哲学演变的大致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