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论文|“民国电影与社会空间”主题写作结课论文:摩登电影院在民国

发布者:傅橙薪发布时间:2021-11-23浏览次数:23


陈祉彦 2020 环境设计(光影空间方向)


摘要民国电影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代表之一,他以独具中国特色的叙事表达介绍那个年代的人事变迁,其中,以上海电影作为代表,大量展示了新时代的都市风光与新旧交替的景象。现代化是里面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上海的新世界里,伴随着电影的发展一些摩登的电影院也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了那个年代人们心头的一抹回忆。这些电影院在现代化进程中担任了什么角色?上海的摩登电影院给上海的居民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关键词大光明电影院;民国电影;《马路天使》


前言

在中国电影史上,民国电影有着不可替代的里程碑地位,从影片《天涯歌女》 、《摩登女性》、《小城之春》到《一江春水向东流》,体现了中国电影人无限的创造潜力。寻根问底下,在拍摄背景、导演底蕴、演员背景、上映地点、热映程度等等的方面,这些优秀的影片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上海的影响,当我们在今天回过头来从全时代的背景观看民国电影,就不能忽略在电影发展中,上海这一大都市的重要地位。

在民国的上海或被动或主动地接受着西方文化传播,仅仅是电影行业,也成为了全国最早发展电影的城市,随之而来便是电影行业的繁荣,光是电影院便打破了多少个国内第一,其摩登的外表配合着新兴的电影产业在摩登上海掀起属于全国的浪潮。

在民国上海文化方面,李欧梵先生便在其《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一书中深有研究,归根为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结合的独属于中国的文化产物,外来因素似乎成了最好的解释点,深受西方影响则成了最好答案,但纵观民国电影,尽管受到外来影响的影片不占少数,也有坚守自己文化的电影,它们与电影院的联系也并不一定是生硬的逻辑关系,笔者认为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不能仅仅站在巨人的肩膀固定视野。时代的人和物一定有着属于时代的光辉,在时代的背景下寻求新解答更要放大时代人和物的作用。

受到自我思考的启发,本文针对以下疑惑,尝试进行解释:上海的摩登电影院是怎样进行发展的?电影院在整个电影史的发展上起到什么的影响?这些电影院的发展到底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什么翻天覆地的改变?我们又能在民国电影发展的过程中看到怎么样的中国人民?



一、上海摩登的出现

1.1上海摩登

 我们将1911-1949的时间划分出来,这段属于民国时期的电影称为民国电影。在中国的土地上,电影发展的时间非常短,并经历了两个国体政体完全不同的时期,发展前期的民国电影作为早期的国产电影,具有非常重大的探讨与发掘意义。

 民国电影诞生于中国处于东西方文明融合和碰撞最复杂和最激励的时期,也是国家与民族命运最为屈辱和悲壮的时候。在民国电影中,以上海为题材的电影占了民国电影中的绝大比重,这座中国第一批被迫开放的城市,正在萌芽名为上海摩登的文化,等到民国电影的繁盛时期,上海的摩登成为一种被广泛推广的内容。

 在上海,一些中西方文明元素融合的物件开始随着租界的建立开始在街头走巷出现,印有波浪卷的旗袍女孩广告纸被大量运用到广告纸上,由英文等外语引入的中文词语使用频率升高,到了街头,很难不听到一些类似“咖啡”“西餐厅”等等的词语,带有西式风格的建筑也在那时起不断建起,其中的西式建筑也包括了电影院。电影院其实是随着西式电影的不断兴起而出现的。

 与上面各类中西文化融合代表不一样,电影院本身为电影行业的衍生品,他无法与传统的茶楼戏院相融合,是一个完全新生的建筑类别。时至今日,已经有很多人不再观看传统戏剧,而热衷于前往电影院看电影,这种数据的对比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由此可以观察,开设电影院的民国上海,其实已经在稳步地迈入现代化的进程,观摩从民国电影院的发展历程,可以帮助我们来探讨上海的现代化进程。

 但要了解民国上海的电影院,从如今的地图上入手已经不大行,我们当今看到的上海建筑早已与当年不尽相同,尽管主要的老式建筑依旧保存得当,但真实的民国上海建筑还要在当时的电影、影像记录中寻找。那么,我们要怎么来了解民国的电影院呢?到底这种新兴的建筑物给当时的上海人民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二、伴随着电影而生的摩登电影院

2.1出现在《马路天使》中的摩登电影院

 我们可以从袁牧之导演的《马路天使》和《都市风光》中来对民国时期的电影院进行了解。《马路天使》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代表着中国电影艺术成就走向了成熟,也是上个世纪30年代优秀民国电影的代表作之一。《马路天使》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的大上海,当时的上海已经俨然成为一颗在亚洲冉冉升起的新星,随着租界的建立,许多现代化建筑不断被建起,整个上海被包装成一个国际大都市。

 影片的一开始,便是一段关于上海现代化建筑的镜头,镜头里展示了上海的各种欧式建筑,包括罗马式建筑、意式建筑、罗马式建筑那些精致雕作的半圆拱顶、半圆穹顶、装饰性的连拱、塔楼,让处于中国的上海宛如在世界中心一般,与国际接轨。接着便出现了一幕从上到下的移动镜头,采用了蒙太奇的拍摄手法,将上海大光明电影院建筑的外墙全貌展现出来。在整个影片中,出现了上海亭子间、电影院、街道、律所办公大楼、茶楼、平房等的社会空间,呈现出的空间背景充斥着新旧交替的味道,在亭子间简陋的木板格式中,衬托电影院、律所办公大楼的现代化,特别是用大理石修建的厚实外墙,有着流畅墙柱结构,轮廓分明。

 影片中的大光明电影院,门前总是车水马龙,老老少少,来来往往。它没有传统中国建筑的雕梁画栋,洁白的外表是平整的大理石块堆砌而成的,参考了古希腊赫拉神庙的建筑特色,外表立着的几大立柱都有古希腊建筑柱式的影子。它突破了传统格局中,中式建筑讲究对称的建筑观念,大量采用不规则的设计风格,以一截竖着墙面分割了整个电影院的外墙,像是一记对传统封建势力的重拳,纵观全片,电影中的电影院、律所办公大楼都是这种深受西方建筑审美影响的现代化建筑。在满镜头的场景中,到处都是这些有着西方文化影子的事物,包括汽车、家具等,但走过路过、穿大袍的、穿挂袍的、穿旗袍的人们都不以为奇,俨然一股本该就如此的态度生活着,他们是怎么看待这些与传统民居截然不同的现代化建筑,与焕然一新的娱乐方式的呢?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生活在充满现代化气息的都市里的上海人是不是思想也一样先进呢?

2.2大光明电影院出现在民国电影中

 了解大光明电影院对民国上海人民的影响可以在袁牧之导演的另一部作品《都市风光》中寻找,这部影片也出现了大量的大光明电影院的镜头。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两位贫富悬殊的青年与他们所爱慕的女孩的故事,背景发生在摩登大都市—上海。在影片中,两位青年为爱追求美丽的女孩,分别邀请她与他们去看电影时,首选的影院都是大光明影院。当时的大光明电影院也是许多上海人谈情说爱的地方,老上海人吕国清这样回忆道“(那时大光明门口谈朋友的人)多,几乎都是谈朋友的。在门口等女朋友的,女朋友在门口等男朋友的,都在门口头伸得老高,都在等。大光明因为名气比较响,大家都比较熟悉,而且当时大光明的交通还比较方便,在南京路,所以一说起大光明,大家都知道在什么方向……这时候都是单位发的票子,这时候我就有机会带女朋友一起去看,又想带她去看,给她看电影,又不想被单位的同事看见……”。1在电影的镜头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影院的繁华热闹场景,在进场的楼梯处人来人往,有买花的小贩,有贩卖影票的黄牛,也有各式各样的观众,这即离不开优秀影片的引入,也离不开大光明影院自身的建筑魅力。当时的大光明电影院播放的影片都是与西方同步的,欧洲什么时候看新的电影,在大洋彼岸的大光明也能放什么样的新片子,这样人们就能在第一时间里接收到与世界接轨的同步信息。大光明电影院也为引进西方影片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影片播放时是不带字幕翻译,但有现场的小姐进行同步的翻译,用的是配套的耳机,当时的人们称之为译意风。同时,去电影院看电影这种新型娱乐方式也成了最受人欢迎的外出活动,一部分原因是当时的娱乐方式选择并不多,本质上,大众对于西方的引进文化是欢迎与吸收的,他们的心态多多少少跟电影院的平等娱乐离不开关系。无论年龄、职业、背景、财富、性别的百姓都可以前往电影院观影,这与过去的传统娱乐方式完全不一样,给了人们许多自由的选择。


                                                    

                

   图表 1《都市风光》


 大光明影院的到底有多受人欢迎?我们不仅可以从《都市风光》中感受到,也可以在同年代作家张爱玲的小说《多少恨》中窥见一斑,“一出玻璃门,马上像是天下大乱,人心惶惶。汽车把鼻子贴着地慢慢的一部一部开过来,车缝里另有许多人与轮子神出鬼没,惊天动地呐喊着,简直等于生死存亡的战斗,惨厉到滑稽的程度。在那挣扎的洪流之上,有路中央警亭上的两盏红绿灯,天色灰白,一朵红花一朵绿花,寥落地开在天边。2这是主人公普通的一次观影后散场经历,便有如此乱哄哄的景象。类比之下,有着“远东第一影院”称号的光明大影院便可以大概知道有着何等的受欢迎的光景。我们可以知道的是,人们对于电影文化有着热衷的情感


三、大光明电影院

3.1建设历史与特色

 民国初,收到西学东渐的影响,国外的电影不断被引进国内,本土电影萌芽,中国的电影市场逐渐开始形成,全国各地电影院随之兴建,到了三十年代,仅上海一地的电影院就100余家,其中整个上海,也是全国最大、最现代化的影院便是大光明电影院。

 当时的上海作为东方的国际化大都市,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商贾云集,有着“十里洋场、冒险家的乐园”之称。由于是中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随着租界的到来,上海的现代化建筑越来越多,但同时上海也保留着一些古老的传统民居,整体上充斥着中西融合的特点。城市的发展给市民与周边地区的居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空间和发展前景,上海的名气也吸引了许多外国居民在此定居,在上海的常住人口也越来越多,人口基数的增大对于城市服务的需求程度也越来越高。考虑到要给热爱电影的观众一个舒适的观影环境,方便广大市民享受新式的娱乐方式,以迎合大部分居民的心理需求,19281223日,中美合资,在紧邻上海最高建筑物国际饭店旁边、静安寺路派克路口(今南京西路216),建造一大型现代化电影院,即大光明电影院。大光明电影院建造时,与恩派亚、夏令配克、国泰、奥迪安、卡尔登、上海、美琪、兰心新中央(曾名“维多利亚”)巴黎、南京等这些具有先进设备品味不同的影院或影戏院齐名,是老百姓休闲娱乐爱去的场所。但在19302月,大光明电影院放映辱华影片《不怕死》而引发社会诉讼,导致电影院的声誉扫地,大光明电影院的票房也就一落千丈。193111月原大光明承接公司宣布倒闭,接着大大光明电影院便转由英籍华人卢学典接手,投资近110万两白银,专门委托德国著名建筑师乌达克按远东一流标准设计,对大光明电影院进行拆旧建新。改造后的大光明电影院全部建筑采用了现代立体式的设计结构,整个建筑面积达到了6250平方米。门面主要由大理石修建而成,具有奶黄色的外立面,内部主要的色调有浅绿、淡金、鹅黄等,栏循则是用铝合金制造。大光明电影院的外墙设计极具现代化气息,抛弃了传统意式建筑完整的墙面,采用组合式的设计,远处看起来像是由几个不同高低宽窄的立方体构成的,但外墙的墙面则是波浪式设计,构成风浪中的帆船的意象,其中最高的柱面上放有着突出首字母的电影院招牌,这种不对称的招牌设计在当时是极为少见的,颇为前卫。电影院的门首光柱高矗云霄,耸立在电影院顶层的方形灯塔高达16米,在夜晚使用时灯光通明,数里外都能望见,是上海夜景的一大亮点,成为那时上海市一个地标之一。整个影院分为上下两层,电影院内装饰华丽,拥有宽敞柔软、舒适座位近2000个,最大的观影厅分为双层结构,最多可容纳1300多人观影,并且在电影院内设有宽大的观众休息厅共3处、豪华喷水池3座,场内全铺纯羊毛地毯,最繁盛的时候,地板上铺的都是红色的地毯。电影院夏日冷气制冷,冬天则制暖,洗手间的设备也十分先进。电影院内的放映设备、舞台设施、灯光音响都采用了当最先进的技术,是亚洲第一座立体音电影院,也是亚洲第一座宽银幕电影院。天花板顶部嵌满了小灯,采用了意式建筑的设计,在一层层内嵌浮雕中放一块矩形的灯,就像一块块豪华的嵌花边小饼干一样,电影放映前和放映后打开,如繁星般闪烁,给人一种如入仙境的感觉。19336月竣工,更名为“大光明大戏院”。

 大光明大戏院是一所新式的电影院,充斥着摩登现代的气息,它与传统的戏院截然不同,改变了过去茶楼搭戏台接纳少数观众和旧时小电影院破旧只具备播放电影功能的作风,正式将迈入现代化社会提上日程,大光明电影院扩大了整个影院的面积,增添了许多现代化娱乐设施所具备的功能,在投入使用后,一时间成为了当时上海人最受欢迎的时髦的文化消费场所,超越了当时上海另外几所有名电影院的人流量,吸引中外的观众纷至沓来。逐渐的便有了“远东第一影院”的美称,使得大光明电影院远近驰名直到现在。当时外地的有钱人甚至坐车或乘飞机赶到上海,赶去“大光明”看电影,一睹它的尊容。

 建国后,大光明电影院仍以相对完整、设施先进、装饰豪华居全国影院之冠。在上个世纪80年代,大光明电影院集资进行了大规模改造,以旧貌新颜,成为国内最早拥有杜比立体声环绕系统等先进设备的星级电影院。其建筑甚至被评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二级文物保护单位。3

 大光明电影院是上海摩登文化的典型代表,以它流畅、西式的外表为上海这座摩登城市增添了几分宣传的资本。影院的美不仅仅体现在它的外表,虽然它的外表极具现代的建筑风格,但并不会过分张扬,在建筑师邬达克的设计下,它的整体平矮,放置在居民楼旁也不显得突兀,结合了中国传统内敛的行事风格。影院的美学还呈现在它的功能区上,影院的建筑是紧跟时代发展的,内置匹配了新兴的电器,大厅宽敞明亮,冬暖夏凉,各个功能区之间相互分隔而又紧密联系,设有专用的洗手间、化妆间、后台区等等,它蕴含的便利性出乎当时的意料,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大家的影院,大光明电影院也成为当时时髦人士的娱乐首选去处。

 这种充满新旧交替,中西融合的电影院就像是一个新时代过渡,即不过分与传统建筑产生冲突,也为时代的新变化做好了准备。建筑师邬达克在这所建筑中传递了他交融交互沟通永恒的愿望,即以友好的姿态来表达所处的年代,也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未来与现实。但到底这种隐藏在摩登建筑中、潜移默化影响大环境的过渡观念真的被人们理解吸收了吗?建筑师邬达克完工后,也曾受到许多富人的设计私宅请求,其中有些优秀的建筑现在仍被保留。我想这种过渡的观念总会有人吸收的,甚至结合一些西学东渐的思想发展成了社会的常态,降低了对外来物的不适感,但结合国情与历史的潮流,它能够发展壮大的可能性偏小,那么依附于摩登建筑大环境中的上海摩登文化是否只是昙花一现?一个时代的伟大往往只有下一个时代的人类能够体会,我们讨论的是上海摩登文化影响下的民国人是否真的接受了这股由摩登建筑带来的新思潮,以及这种新转变带给人们生活上的各种影响,将一种事物说一百遍与一点即通是不一样的。

3.2活在生活中的大光明电影院

 电影院的繁华是电影生活不断发展的结果,特别是在上海这种摩登大都市,摩登的生活方式程度与摩登建筑呈现正比的关系。民国的上海,大光明、国泰、奥迪安、卡尔登、恩派亚、夏令配克、新中央(曾名“维多利亚”)巴黎、南京、上海、美琪、兰心等这些设施先进、格各异的影院或影戏院,成了“每日百万人消纳之所”,就像今天北京的三里屯、上海的外滩一样,虽说是电影院,也成了旅游景点一样的存在。“百万人”中当然有文人的存在,甚至文人雅士们经常爱去的地方便是电影院。在当时无论是“左翼”、“鸳鸯蝴蝶”、“第三种人”、“新感觉”抑或流寓沪上的“京派”,几乎都无一例外地接受了电影这种来自西方的最新艺术样式及其消费空间电影院。就像大文人沈从文是非常鄙夷上海的舞厅,他对舞厅是这样说到“到跳舞场去只见许多老人家穿长衣带跌带跳的抱了女人的小腰满房子里走。”然而他却向在北京的友人,如数家珍般地报告了19282月上海影院的行情,基本暴露了他对电影院看电影的喜爱。

 “上海看电影下午三点,五点半,九点刻,一共三堂,大的洋的,白天楼下一元晚上也一元(),小的洋的白天楼下半块,有声音,真刀真枪杀仗,唱夏威夷黑人歌。国际新闻则免不了是美国足球比赛,笑片则是爱尔兰兵士上城里逛游剧场。另外,小的中的只花小洋两毛,有飞来伯老片子。”4

 不止文人爱去电影院,老百姓也爱去电影院,特别是年轻人,当时有这样一句流行语“走—看电影去。”。大光明电影院是那时最受欢迎的电影院,徐曼倩和费鹤年夫妇这样回忆道:“我一般都是看日场(电影),夜场(电影)还要贵,夜场据说女的都要穿旗袍,男的都要穿西装,甚至于有什么重要的事,还要穿燕尾服,总归是蛮隆重的,所以我们脑子里觉得,大光明是上海最好的电影院,宁可牺牲别的,也要去大光明电影院看电影。”,可见当时大光明电影院其实已经与潮流、时髦一词挂钩了。大光明电影院给人们带来时髦的印象外,其实也是先进的一个代表,费鹤年回忆说到“当时大光明卫生间的设备很先进,全上海大概算最好的,它所有的厕所,墙壁都是淡翡翠颜色的,所有的卫生设备也都是淡翡翠颜色的,墙上还挂着一个东西,会吹热风的(烘干机),买票以前要到卫生间去跑一趟,看好电影再要去弯一弯,因为好像出了几角门票钱,看出本来了,玩出本来了。”5一些人,就算没有买电影票,也愿意去大光明电影院走一走,坐一坐大厅的豪华长沙发,听一听会放音乐的喷泉。大光明电影院也是当时潮流信息的第一手资料来源,什么流行的、受欢迎的都会在银幕上得知。大光明电影院承载着许多人美好的回忆,有郊区的老太太,倒腾了一大早也要去大光明电影院看新出的越剧。

3.3大光明电影院带来的影响

 光明大影院的成功,也映射了上海电影文化的繁荣,同样的也证实了人们对电影文化的普遍接受。30年代的上海,电影文化可谓是千树万树梨花开,那么摩登电影院给当时的人带来了怎么样的变化?电影院的兴起伴随的是电影业的兴起,它的出现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娱乐方式,这种变化是可观的,它带动了有关电影的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兴起,推动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经济指数增长。多家报刊开设了新的电影栏目,甚至一些专门介绍电影文化的期刊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良友便是其中的代表,著名的报纸申报最初也是以电影为出版的主要内容。这些电影业连同电影文化衍生品,同时在物质和文化上给城市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和新的生活习惯——看电影去,这是周边二级城市到偏远乡村所不能具备的,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城间的差距。新型的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变化,摩登的生活方式从摩登建筑中带到了摩登的上海。如果没有这种开放的文化气氛,本土电影业的迅速发展是不能抱太高的期望的。

 摩登的建筑改造了人们所生活的社会空间,帮助他们从旧社会的封建社会生活方式中转变,甚至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推动了城市的内需与经济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贡献。人们对电影院的宽容度总是格外的高,特别是上海的居民。在一九二七年的一个报告就提供了关于中国电影环境的重大消息。其中提到“中国目前有一百零六家电影院,共六万八千个座位。它们分布于十八个大城市”,而在一百零六家电影院中,上海就占有了二十六家,可见上海居民对代表着摩登文化的电影院是如此欢迎。当西式的文化开始传播,摩登的建筑也就大受欢迎,时髦的人们都往摩登建筑去,一些富裕人家在上海也开始修建带有西式味道的摩登建筑作为住房。但同样的时代,在摩登的建筑外表下,亭子间、石库门等隔板间也大量兴起,与同是在上海居住在大房子的富人们不同,下层人民的生活更加艰辛困难。

 新兴的摩登建筑即反映了时代的新发展,也暗示着旧时代的残余。

 在20世纪20年代,由明星影片公司推出的电影《劳工之爱情》上演,奈何剧中大胆开放的爱情观与传统明媒正娶的婚恋观不相符,市场宣传不到位,票房并不理想;同时代的电影《怕老婆》《中华儿女》等上座率也不敌欧美引进影片,虽看起来十分惨淡,但中国的最早院线在1927便开始建立,由电影事业家建立华北电影公司,仅仅2年时间,便在东北5省建立了20多家影戏院。可以得知,尽管本土电影发展并不受到观众的喜爱,但电影院的发展却是突飞猛进,这离不开中国电影业对西方电影的引进与学习。当时,东北正受到外侵的威胁,而北方百姓对影院的喜爱情感难免是一种战争刚开始的乐观情感。待到30年代,人民对电影院的认识又进一步加深,电影《一剪梅》《神女》等经典影片拍摄完成,并取得票房上的一定成功,有了国产电影的不断发展,人们前往影院观看的种类增加了,这无疑也推动了人们自由发展的新思潮,连带着爱国的情绪,影院的上座率变得可观起来。40年代的电影院在受到严重的创伤后尚未能赶快恢复到当初,国情的严峻让许多老牌电影公司倒闭,经济的重创压到了每一个电影人身上,但1947年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在首映的前三个月里,观影人数就达到50万人次,截至到1948年,该片在上海一地的观影总人数就达到82万次,是当时上海人口总数的将近五分之一。这段民国电影院的播放历史可谓曲折,我们也能从中得到一些看法。

 摩登电影院带来的不止摩登电影,也给人们留下了新的解压途径,而且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无论在什么年代。它还是一种新思想、新思路的传播途径,更是人们情绪的宣泄处。我们可以通过票房来反映态度、来告别过去,当《一江春水向东流》火热上映时,不作为、凑热闹的国人形象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爱国精神已经深深在我们内心扎根。或许我们前往电影院看电影,不是一次单纯的娱乐,而是一场又一场大众灵魂的交流,在影院交换观点,为我们共同的价值观进行积淀。

 我们想要了解的上海摩登文化,也是建立在这种多人讨论交流奠定的价值观之上,它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也无法自我免疫外界的影响。但总而言之,基于摩登电影院之上进行探讨的摩登文化,代表的不仅是上海市民的辛酸历程,也包含着那个年代整个民族的呼唤。从东北发展的电影文化,盛开于包容开放的国际上海,总结于战后的电影盛况。人们对电影的反映,是一种时代的声音。


四、影片中摩登电影院的功能与意义

 电影院的流行,给予了旧社会文化一记有力的重击。首先,电影的观看模式给予了人们一次全社会允许的平等,无论身份的大小,年龄的高低,走进影院的观众都能享受电影院所提供的“分心娱乐”“平等娱乐”服务,更是告别了过去戏院看戏要门道的局限。在《马路天使》《都市风光》中,电影院门前总是分布着各式各样的人群,观众的身份高低不一,人人都能买票前往影院看电影。这种新兴的娱乐方式,是一种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到了现在,我们前往电影院看电影也是各号观众平起平坐,共同观影的。上海的居民远比中国的其他地区更早地接触到了这一娱乐模式,对于上海居民而言,这应是一次现代化文明的洗礼,是新时代与旧时代交替的体现。这种精神消费手段正踩踏着上海越来越快速的现代化步伐,在市民阶层中蔓延开来。在上海人的心目中,“电影非但是娱乐品,并且有艺术上的真意,辅助社会教育的利器。所以智识阶层中人,首先欢迎……现在一般仕女,对于电影都有了相当认识了。所以‘看电影’算是一句摩登的口号。学校中的青年男女固如此,便是老年翁姑,也都光顾电影院……电影院合着大众的需求……其势蒸蒸,大有傲视舞台,打到游艺场的气概。”正是这种美妙的错觉所带来的欢愉和慰籍,鼓动着他们涌进大光明。新式的生活方式,也被许多文人所接受,甚至作为一件有力的武器来发起对旧社会的反抗。《马路天使》中也暗示影院是传播新文化的好去处,通过几个新闻的重叠镜头,含蓄地将革命人在影院开展活动的事实讲述出来。在老舍的小说《有声电影》中便借用电影,有力地抨击了旧社会的种种繁杂苦闷的细枝末节,“二姐还没看过有声电影。可是她已经有了一种理论。在没看见以前,先来一套说法,不独二姐如此;此之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也。她以为有声电影便是电机嗒嗒之声特别响亮而已,不然便是当电人—二姐管荧幕上的英雄美人叫电人—互相巨吻的时候,台下鼓掌特别发狂,以成其‘有声’。她确信这个,所以根本不想去看。但据说有声电影的有说有笑而且有歌,她才想开开眼。恰巧打牌赢了钱,于是大请客。二姥姥三舅妈,四姨…都在被请之列…大家才一狠心找到了座。不过,还不能忘记了谦恭呀,况且是在公共场所。二姥姥年高有德,当然往里坐。可是四姨是姑奶奶呀;一部伦理从何处说起?1可见,去电影院看电影是生活现代化的体现。

 电影院的存在是民国人对摆脱旧社会约束的决心体现。它不仅能够提供一个电影播放的好去处,给电影上映,还能为新思想提供一个精神支柱,来解放民国人民内心对社会环境的压抑。无论职业、出生背景、收入…也好,老老少少也好,不开心了,就往电影院一走,看电影去。在电影院看电影是接受新文化的一种途径,一时间电影院就传播了自由平等的观念,它对人们观念的转变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详观电影院,它是具看电影、传播新文化、接受文化熏陶为一体的功能性场所,代表了民国人们的摩登生活,也代表了那个时期火热流行的摩登文化。

 我认为,在摩登电影院上看民国的摩登文化,其实是看国人的蜕变。我们最初极快接受西方电影的传入,很大程度上是对文明进步、社会现代化的渴求,无论是电影中现代化的先进设备,还是可人儿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都给予了国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就像做梦一样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选择。选择是自由的,多了个新的生活选项就像多了一个生活的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前进的方向。但很多时候,进步是盲目的,长远的发展更是朦胧的景象。有人说着力解决每一步的问题才会发展,进步也的确是每一个脚步积累起来的,但一旦在进步,我们难免低头走路,很难抬起头看见远方,也从未见过真正的远方。而进口的西方电影,是站在一个比较下更为先进的社会的产物,它能够具象地给出我们未来模样,单这一点来讲,就足够吸引人了。每一个前往电影院看电影的人,虽然没有真正的思想统一,也能在银幕内外感受差距的氛围下,激起了努力奋斗改变生活的想法,与其说大伙前往电影院看电影,倒不如说是大伙接受了一次动员大会。

 西方电影刚传入中国的那几年,没什么人看电影,电影院也只开在了最冷的东北。但在35年《都市风光》上映时,电影院成了年轻人谈情说爱最受欢迎的好去处。这中间的思想蜕变也只经历了短短十几年。西方电影刚传入时,只有留过学的人爱去,海报上的宣传,知道的是好莱坞大片,不懂的则挥挥手皱眉转头去看传统戏剧。随着电器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留学人士在社会上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对西方文化开始产生兴趣,年轻的孩子喜欢模仿留学人士的生活方式,年长一点的则更多关注他们思潮的转变,恰巧电影试听体验都很好,逐渐地成为了了解西方文化的最好出发点。这种主动探索的思想转变在电影院的数量上来看更为明显,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电影院数量是二十年代的30倍。

 可毕竟电影画面吸引人不是能够一直畅销的秘诀,还需要价值观的契合。能够给人冲击力的画面在题材的类似中早已给人一种视觉的疲惫感,西方电影平稳的票房成绩其实是国人对于自身的一种思考,“我想要看什么?”“没有什么新鲜的吗”…等等这些自发式提问是国人由看世界到看自己的身份转变结果。在19302月,大光明电影院放映辱华影片《不怕死》引发社会诉讼,导致电影院的声誉扫地,电影院的票房一落千丈193111月原大光明承接公司宣布倒闭。我认为国产电影在30年代的风光,离不开观众的支持与喜爱,由接受到主动给予的观众,给民国电影史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表现本国人民生活的《劳工之爱情》、反映都市年轻人的《都市风光》等等。大光明电影院进行的改造也不是完全照搬西方建筑样板的。

再者,我们其实是从西方电影中学到了很多表达的方法。早些年国人看西方电影,华夷之辩的影子迟迟不散,对于西方人的所作所为可以用国别的不同而进行自我消化,这造成了对本土电影的自我审判式约束,要求苛刻,这是一个保护式抵触的阶段。而到了举国内忧外患的时刻,我们经受了沉重的打击后,终于猛然发现,不转变是不行的,这时国人内心的情感才逐渐迸发,由内而外的思想转变其实是民国本土电影开始出现拐点的时刻。自发的情感是摩登文化的主要内容,它对于更多的新文化其实是保持着一种积极的态度的,到了40代,国难危急的地步,我们内心的爱国情绪也就早需要爆发出来了,左右的那几年,国产的戏剧、电影都受到猛烈的反馈,可以说我们一开始便从西方文明中学会了更直接的表达,才会举国同心,把“爱国”大声宣告,我们也走向了逐渐包容的道路,虽然也曾有过曲折的时候,《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热映是一个表现。这些看起来追逐西方文明脚步的表现,其实早就被国人内化为自己的文化财产,是一种自我的觉醒与奋进,也是国人的蜕变途径总的来说,民国的摩登电影院是中国电影发展的一次重要体现。


注释:

  1. 纪录片.上海大光明电影院:著名的大光明电影院.纪录片视频网站

  2. 张爱玲.多少恨.大家.194702)(03

  3. 天锡.中国最大最现代化的电影院大光明电影院.中国档案报.2005-07-29

  4. 沈从文.海上通讯.经典文学网

  5. 纪录片.上海大光明电影院著名的大光明电影院.纪录片视频网站

  6.老舍.有声电影.经典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