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于艺”艺术通识课程美术作品展顺利闭幕

发布者:傅橙薪发布时间:2023-10-16浏览次数:11

韶音虽逝,余响不绝

“游于艺”艺术通识课程美术作品展顺利闭幕



9月22日,“游于艺”艺术通识课美术作品展结束了为期半个月的展出。本次展览由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院通识教育中心和传媒博物馆联合主办,主体艺术展之外,此次展览还特设“格调与长物志——传统中国文人的器物与品味”“艺术之美”两场传媒科普文化艺术沙龙,以辅助观众进一步提升对艺术的认知。

本次展览展出了我校高金燕老师的《中国民间美术》、曾定凡老师的《色彩造型基础》、尚大雷老师的《书法、国画、篆刻鉴赏与实践》以及蒋志琴老师的《书法理论与实践》四门课程的学生作品(含部分教师作品)。“游于艺”是艺术通识课的共同主题,希望每一位同学面对参参差差、光辉灿烂的艺术世界时,能找到一个门径走进它,并能在其中随心随意浏览,自由自在游戏。

“游于艺”艺术通识课程美术作品展(左右滑动以查看更多)




艺术对我们的生活究竟有何帮助?

接触艺术课程之前,我们常这样发问。

大多数人怀揣着疑问,抱持着敬而远之的审慎姿态,以一个高深而有距离感的猜测说服自己:艺术嘛,只不过是些没用的东西,是一帮人吃饱饭闲得无聊发明出来调剂生活的游戏。

但这一次,接触艺术通识课的同学们,这样回答——

01

“我第一次理解了材质”

日常生活里,人相对物占据绝对的主体性,“物”往往是操配、调控的对象。这种状态下,即使是日日使用之物,人也未必感觉多么亲近。而在艺术创作中,“物”被充分放大,对“物”的感受成为创作过程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足够尊重物体本身的属性,主体才能创造出好的作品。

譬如在《中国民间美术》的课堂上雕刻版画,入木的分寸、刻刀的方向、切入的角度,凡此种种都从对材质的感受而来。木版曲直如何,纹理的细腻程度,蘸上墨汁后的吸附性……创作者的心灵需要将这些一一感应。又如,毛笔的纤毫之微,纸张的脆弱易折,金石的坚硬致密,色彩的缤纷绚烂,光线的明暗交错……艺术将人心锻炼得灵敏,让原本沉寂在黑暗中的存在显出光明。

书画篆刻作品展示(左右滑动以查看更多)

02

“刻木头治愈了我的失眠”

失眠、心情不好、焦虑、无精打采……这些不愉快的体验通常是身心失调的结果。譬如失眠,那是身体想要进入睡眠状态,大脑却在高速运转停不下来;精神状态疲劳,那是身体虽然正常工作但心灵缺少动力和刺激。

身与心错位是常态,艺术却具有矫正错位的功能。在艺术中,人必须学会把自己的手、眼这些身体部位与心统合到一起。换言之,艺术也是一场身心协调的训练。事实上,艺术的疗愈作用很早便被发现,上世纪中叶的美国,就有人试图通过艺术疗愈创伤后应激障碍。在艺术的世界里,每画下一笔都是在为建设自己的小宇宙添砖加瓦。

“我很喜欢自己动手做一些小东西,虽然我笨手笨脚不能做得很好,但是每次全身心投入到手工中时我都会很享受。”

“我有一个晚上心情不好失眠,于是就一个人在阳台上进行我的木刻,我发现当你专注于手中的精细的过程中,你就会忽略其他的事情,而感受到自己内心的平静。

雕刻版画、剪纸作品展示(左右滑动以查看更多)

03

“艺术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常说有“生活世界”,也有“艺术世界”,这样的概念使用方式似乎要引导人把生活与艺术截然分开。但是,看看这些受到艺术通识课程熏陶的同学们:他们有的选择剪纸作为生日礼物,送给自己最为珍视的朋友;有的坦言自己并不满足于学校的艺术课程,即将去到线下实地参观杨柳青年画;有的在纸扇上泼墨作书,于是夏日的空气里也氤氲了几分墨香;有的挥刀雕镂石上,普通的石头顿时平添几许古雅……艺术一直在走出所谓的“艺术世界”,走出学院派的高墙,走出艺术家的斗室,作为某种生活方式流淌进人的生命之流。

色彩造型作品展示(左右滑动以查看更多)




艺术与生活交织,生活艺术化的同时,艺术也在生活化,这是艺术获得永续生命力的关键。生活艺术化,意味着让现实生活不再囿于自身的现实性,而走向无限的可能性;艺术生活化,意味着一种让想象中的世界落地于现实的尝试与努力。所以人们才说,艺术在根本上是生活自身的创造,它不仅是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就是生活的本性。

精选留言(左右滑动以查看更多)

艺术对我们的生活究竟有何帮助?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想必除了躬身履践,再找不出第二种解答问题的方式,幸而艺术的世界永远敞开,艺术类通识课也触手可及,并随时欢迎您来。

END